机械网-全自动轴承内圆磨床进给机构设计--机械机电

全自动轴承内圆磨床进给机构设计(含任务书,论证报告,外文翻译,论文说明书15000字,cad图纸9张)
课题的设计任务与技术要求
在之前的轴承内圆磨床的技术参数上进行改进,把原来的半自动化改成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机床。本来的磨床进给还是采取棘轮机构,用液压来驱动,这样的进给系统自动化程度低,精度也低,不合适现在的大范围,高精度生产。而自动上下料结构也能很好地提高工作效力。在长时间,单1的工作状态下人的精神状态是很容易不集中的,容易产生毛病,而自动上下料也能解决1问题。
2自动轴承内圈内圆磨床整体设计与布局
磨削加工可分为1般磨削和高光洁度磨削(即精密磨削,超精磨削,镜面磨削)两种。
对1般磨削,砂轮可当作1把多刀多刃的铣刀,每颗磨粒相当于1个刀齿,每个粒尖相当于1个“刀刃”白癜风植皮的费用。但他与铣刀又不同的地方就是砂轮有没有数的刀齿,且刀齿的排列和刀齿的角度都是及不规则的。高速旋转的每个“刀齿”,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从工件表面上切除1条薄层的切屑,并在工件表面上磨擦发热而产生火化。这样无数磨砺切削的结果,就把工件表面要切除的金属磨去,构成光滑表面。
对精密磨削,超精密磨削和镜面磨削,光滑表面的构成与1般磨削类似,单也有本身的特点。高光洁度磨削是由砂轮通过精细修整后构成等高的微刃切削作用和适当接触压力的磨擦抛光作用,使工件表面取得高的光洁度。
本毕业设计课题应到达的目的:
小型深沟球轴承是使用量较大的轴承产品。其生产方式为大批量生产。由于行业的竞争日趋剧烈,生产厂家特别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效力。在深沟球轴承内圈的加工工序中,内圈磨削是1种瓶颈工序,也是关键工序。传统的手动和半自动内磨床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开发以提高加工效力和质量为目的的全自动轴承内圈内圆磨床。轴承加工是以大批量为特点的,因此加工装备不但要保证轴承所要求的各项精度而且效力也是1个很重要的指标。而随着轴承工业的发展,对轴承磨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给系统是轴承加工中提高效力的1项关键之1。所以我们有必要去对进给系统进行研究。该课题有益于提高学生的(1)综合利用能力(2)利用参考文献的能力(3)设计能力(4)计算能力(5)计算机利用能力(6)分析问题的能力(7)创新能力等。
2.本毕业设计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1、机床的加工对象
该磨床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中高级精度的深沟球轴承内径的磨削。主要用于磨削轴承套圈内径,也合适磨削其他环形零件的内径,最合适大批量全自动化生产。
2、机床的加工范围
该磨床所加工轴承套圈的规格为:
磨孔直径:φ10⑶0毫米
最大磨削深度:30毫米
最大工件外径:φ52毫米
加工余量:0.2-0.35毫米
加工宽度:9⑶0毫米
加工质量:高于轴承国家标准对p0级精度的轴承要求
3、工件的加工精度
作为精密的机械元件,转动轴承工作性能能直接影响逐级的工作性能,乃至于装在主机关键部件的轴承的工作能力,几近决定了该逐级的工作性能,除高精密轴承外白癜风能吃虾子吗,象耐高温、耐低温、防锈、防震、高速、高真空、和耐腐蚀等具有特殊
性能要求的轴承的质量指标也是10分严格的。
1般来讲,转动轴承应具有高的寿命,低的噪音,小的旋转力矩和高的可靠性,这些基本性能要到达这些要求,就必须在机械加工工艺上首先确保轴承零件套圈的以下指标:
旋转精度:要求轴承的套圈的几何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不超过几微米。
尺寸精度:要求套圈的尺寸精度在几微米以内。
粗糙度:安装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0.63μm-0.32μm,
尺寸稳定度:在长时间寄存和工作时没有明显的尺寸和形状变化。
质量指标:尺寸公差7微米:圆度3微米:粗糙度0.04μm
#p#副标题#e#
目次
1绪论2
1.1课题的来源与意义2
1.2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
1.3课题的设计任务与技术要求4
2自动轴承内圈内圆磨床整体设计与布局5
2.1轴承套圈内圆的磨削原理与特点5
2.2全自动轴承内圈内圆磨床的加工对象,范围及要求6
2.3机床的主要运动及参数分析7
2.4影响机床加工精度和效力的工艺因素8
2.5机床主要部件结构方案评价8
2.7机床的造型设计10
2.8机床的整体设计11
3全自动轴承内圆磨床的工作循环进程12
3.1机床的磨削工作进程12
3.2砂轮休整循环12
4全自动轴承内圆磨床进给系统的设计12
4.1导轨的选择12
4.2滚珠丝杠的设计14
4.3转动轴承的选取与计算20
4.4步进机电的选取及设计计算23
4.5联轴器的选取27
4.6齿轮减速器的选取28
4.7进给系统精度校核31
设计总结32
致谢34
参考资料35